成都土地市场再现火热行情,中铁建联合体以溢价率16.43%竞得天府新区两宗优质住宅用地,总成交价达20.64亿元。两宗地块位于天府新区核心区域,周边配套成熟,交通便利,教育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近日,成都土地市场迎来新一轮交易,天府新区两宗优质住宅用地引发多家房企激烈竞争。最终,成都产投与中铁建组成的联合体以总价20.64亿元成功竞得这两宗地块,溢价率达到16.43%,显示出市场对天府新区发展前途的看好。 天府新区核心区域优质地块引多家房企角逐 本次成交的两宗地块均位于天府新区华阳街道香山村,总用地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地块周边配套成熟,交通便利,距离地铁1号线公里范围内聚集了多所优质学校,包括天府新区元音小学、天府七中等。此外,周边还有天府大悦城等商业配套,以及麓湖生态城红石公园等18个公园景点,居住环境优越。 从成交价格来看,两宗地块的楼面价均达到16300元/平方米,较起始价14000元/平方米有显著提升。业内人士分析,中铁建愿意支付较高溢价,主要是看好天府新区的发展的潜在能力。随着成都南拓战略的持续推进,天府新区作为新区,其基础设施建设
川渝两地住建部门联合出台科学技术创新协同措施,从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人才激励、标准一体化、成果转化等7个方面发力,旨在构建区域协同创新格局,打造全国影响力的行业科学技术创新基地。 川渝地区城乡建设领域迎来重大政策利好。两地住建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协同推进川渝地区城乡建设领域科学技术创新工作的若干措施》,标志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在住建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 企业创新主体培育与创新平台建设双轮驱动 此次政策最突出的亮点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文件明白准确地提出要充分的发挥企业在科学技术创新全流程中的主导作用,支持企业参与标准制定和科技决策。特别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是,政策将对高新技术企业实施信用激励,并通过贷款贴息、研发资助等方式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这种差异化支持策略既照顾了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又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了切实保障。 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政策鼓励创建、省级重点实验室,探索一企一策帮扶模式。这种精准施策的思路,反映出政府部门对行业创新痛点的准确把握。通过搭建科研资源共享平台,将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研发资源不足的问题,促进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 人才培育与标准一体化构建区域创新生态 政策将人才作为创新的核心要素
近期成都、杭州等重点城市土地市场热度不减,优质地块竞争非常激烈。政策利好与供地策略优化一同推动市场预期改善,房企加快核心城市补仓步伐。专家分析指出,小型化、中心区域地块更受青睐,政策调整也为高品质住宅开发指明方向。 近期全国重点城市土地市场持续活跃,多宗优质地块引发房企激烈竞逐。其中成都天府新区两宗宅地以溢价成交,东部新区一宗地块底价出让,三宗地块合计成交金额达22.78亿元。这一现象折射出房企对核心城市优质土地资源的强烈需求。 土地供应策略优化助推市场回暖 各地政府正通过缩量提质的供地策略激活市场。成都发布的规划管理补充规定,既规范了住宅项目开发标准,又适当放宽部分限制,为高品质住宅建设创造政策空间。这种精准调控既保障了项目品质,又满足了改善型需求,获得业内普遍认可。中指研究院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今年前八月百强房企拿地总额同比增长百分之二十八,其中国企占主导地位,部分民企如滨江集团也保持较强投资力度。 房企战略调整聚焦优质资源 当前房企拿地呈现明显的小型化、中心化特征。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有经验的人指出,这种趋势源于房企对开发周期和效率的格外的重视。容积率下调、商业比例降低等土地调规措
成都楼市展现强劲韧性,高新区房价逆势上涨3000元至2.3万/平,而部分区域如成华区、高新西区出现小幅回调。市场呈现明显分化态势,高端住宅持续热销,普通住宅则面临去化压力。作为西部重要城市,成都正与杭州展开激烈竞争,但中产消费力差距仍是关键制约因素。 在整体市场低迷的背景下,成都房地产市场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活力。作为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成都高新区住宅价格实现显著攀升,单价突破2.3万元大关,较前期上涨15%。这一表现与全国多数城市形成鲜明对比。 市场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特征。高端住宅项目持续受到追捧,特别是具备优质教育资源和完善商业配套的楼盘,往往开盘即售罄。反观普通住宅市场,开发商不得不采取促销手段加速去库存,部分区域价格会出现5-6%的温和调整。 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成都正与杭州展开激烈角逐。两地都在争夺新一线城市的领军地位。从奢侈品消费数据分析来看,成都高净值人群的购买力已不逊于杭州。但在中产阶层规模和质量方面,杭州仍保持明显优势。这种差异直接反映在两地房地产市场的表现上。 《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批准的规划、设计建设商品房。目前成都市场上,严格执
成都土地市场再现热度,三宗涉宅用地以总价22.78亿元成交。其中天府新区两宗地块溢价16.43%成交,东部新区一宗地块底价成交。本次土拍展现了成都房地产市场的区域分化特征。 近日,成都土地市场迎来新一轮交易热潮。在一轮土地出让中,三块住宅用地成功觅得买家,总成交金额达到22.78亿元。这场交易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 天府新区两块相邻地块成为本次土拍的。这两宗优质地块经过多轮竞价,最终由成都产投与中铁建组成的联合体摘得。成交楼面价定格在16300元/平方米,较起拍价高出16.43%,总成交金额达20.64亿元。业内人士分析,该区域成熟的配套设施和良好的发展前途是吸引开发商高价竞拍的根本原因。 与此同时,东部新区一宗地块则以底价成交。成都交投以3750元/平方米的楼面价拿下该地块,总成交金额2.14亿元。该区域作为新兴发展板块,目前仍处于价值洼地阶段,开发商持相对谨慎态度。 本次土拍结果反映出成都房地产市场明显的区域分化现象。核心区域土地资源稀缺性凸显,开发商愿意支付更高溢价;而新兴区域则需更多时间培育市场信心。这种差异化特征预计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
成都湖景五路断头路正式通车,完全解决了周边居民绕行难题。这条全长近百米的城市支路采用双向4车道设计,连接湖光路与北湖生态公园东侧片区,极大改善了区域交通状况,让居民接送孩子、日常出行更方便快捷安全。 一条城市道路的贯通,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生活改变。近日,成都湖景五路断头路的正式通车,让周边居民切身感受到了畅通无阻的幸福体验。 打通城市毛细血管湖景五路连通区域路网 这条全长近百米的城市支路虽然不长,却意义重大。作为成都第二批交通治堵任务点位,湖景五路采用双向4车道设计,建设内容有道路、排水、电信、照明等多项工程。过去由于道路被切断在湖滨路交叉口,周边居民前往区域内的幼儿园和中学需要绕行环湖路或熊猫大道,高峰期经常造成拥堵。如今道路向南延伸连接湖光路,不仅解决了绕行问题,更将北湖生态公园东侧片区路网完全打通。 从绕行堵心到畅通舒心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以前接送孩子必须提前出门,现在再也用不着匆匆忙忙了。居民唐心的感受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心声。道路贯通后,居民出行时间大幅度缩短,安全性和便利性都得到明显改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项目不仅新建了道路,还同步完善了周边绿化、雨污
成都中心城区近日成功出让3宗涉宅用地,分别位于龙泉驿区和新都区。三宗地块总面积8.58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7.96万平方米,最终均以12.84亿元的底价成交。 近日,成都土地市场迎来新一轮交易。本次出让的三宗住宅用地均位于中心城区范围内,其中龙泉驿区占两宗,新都区占一宗。三宗地块合计占地面积达到8.58万平方米,按照计划要求,总建筑面积将控制在17.96万平方米以内。 从成交情况去看,三宗地块均以挂牌起始价顺利成交,未出现溢价情况。最终成交总金额锁定在12.84亿元,与起始总价完全一致。这一结果为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开发商对成都特定区域的土地仍保持谨慎态度。 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此次成交的三宗地块均为涉宅用地,未来将大多数都用在住宅开发。根据相关规定,开发商需在土地出让合同签订后按时缴纳土地出让金,并在规定期限内开工建设。
五矿地产旗下成都香矿项目拟向两大股东归集总额超5600万元的闲置资金。该资金调配将提升集团整体资金使用效率,同时不影响成都新都区两大住宅项目的正常开发运营。分析指出,此举展现了房企在资金管理层面的灵活策略。 五矿地产近期在资金管理方面做出重要部署。其成都项目公司拟通过资金归集协议,将部分闲置资金调配至集团内部别的业务单元。根据协议内容,成都香矿将向控制股权的人盛世广业归集约2894万元资金,同时向参股方香城盈创归集约2780万元资金。 作为五矿地产在成都新都区的重要开发平台,成都香矿目前负责桂语名邸和澜悦溪岸花园两个住宅项目的开发运营。项目销售回款持续稳定,在满足开发需求后产生了可观的资金结余。通过专业测算,项目公司预计未来还将阶段性产生更多闲置资金。 这项资金归集安排完全遵循市场化原则。所有调配资金均为无抵押免息性质,严格按股东持股比例执行。从集团层面来看,这种内部资金调剂既能盘活沉淀资金,又能优化整体资金配置效率,实现资源价值化。 专业分析认为,在当前房地产行业资金面整体偏紧的背景下,五矿地产通过内部资金归集提升运营灵活性的做法需要我们来关注。这种资金管理模式既保障了项目正常开发,又增强了
数据显示,成都房地产市场呈现回暖迹象,1-8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9%,成为低迷市场中的亮点。虽然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施工面积有所下滑,但民间投资保持6.6%的稳健增长,显示出市场信心正在慢慢地恢复。 在整体经济承压的大环境下,成都房地产市场展现出令人惊喜的韧性。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成都商品房销售面积实现3.9%的同比增长,这一数据在当前全国楼市普遍低迷的背景下显得很亮眼。 从投资端来看,成都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整体增幅达到3.3%。其中民间投资表现更为突出,实现了6.6%的上涨的速度,反映出民营资本对成都市场的持续看好。不过房地产开发投资则出现1.4%的小幅回落,同时商品房施工面积缩减8.5%,这可能与开发商调整开发节奏有关。 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商品房销售数据的回升传递出积极信号。在房住不炒政策基调下,成都市场仍能保持销售增长,说明刚需和改善型需求依然旺盛。这种结构性分化表明,市场正在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当前房地产市场呈现显著分化态势,一二线与三四线城市、同城不一样的区域、新房与二手房市场均存在很明显差异。专家分析认为,这种分化由政策调控、市场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共同导致,预计将持续3-5年。购房者需理性决策,开发商应调整战略应对市场变化。 房地产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变革,不一样的区域、城市乃至板块间的房价差异日益扩大。这种分化现象不仅反映了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更是地方政策调控与市场需求转变共同作用的结果。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市场分化非但没有缓解,反而呈现持续加剧的态势。 核心城市与三四线城市分化日益显著:成都重庆领跑全国 从全国范围观察,房地产市场最突出的分化体现在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之间。以成都、重庆为代表的中心城市土地市场持续活跃,商品房和二手房交易量保持高位运行。相比之下,部分三四线城市正面临严峻的仓库存储上的压力和需求不足困境。这种两极分化现象背后,是人口流动、产业集聚和资源配置不均衡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核心城市的虹吸效应正在加速,进一步拉大了与周边城市的差距。 同城区域差异明显:政策导向重塑市场格局 即使在同一个城市内部,不一样的区域的房地产市场表现也大相径庭。以成都武侯